NBA罷賽驚爆48小時:季後賽的回歸,從Udonis Haslem、LeBron James,與密爾瓦基公鹿說起

周杰倫有一首歌這麼唱著,「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離不開暴風圈、來不及逃」;而過去48小時的NBA,也頗適合拿這首歌來當主題曲。

來得快、去得快,就像一陣風--只是還沒吹完、大家也還沒走,靜靜、悄悄、默默陷入了危險邊緣… …。

先不論罷賽的訴求有沒有達到,經過「勞」、「資」、「種族」三方都能介入的現任黃蜂老闆,Michael Jordan斡旋,季後賽的「復賽」看來並不遙遠,或許這個週末就能看到了。

本次罷賽的「導火線」發生在8月23日,Jacob Blake的不幸事件讓公鹿於26日發起行動,大部分消息將發起人指向中生代後衛George Hill,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他的作法。

尤其隨著更多調查結果出爐,像是Jacob手上持刀、員警是接獲報案前來,以及他有案在身… … 等等,媒體與網路的聲量又往不同的方向前進。

當所有人都被擠在「相對密閉」的園區裡,為了「Win or Go Home」的比賽奮鬥,其中的高張力與心理壓力或許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今天還是希望與各位從不同的面向、人物,來探討本次事件。一起來看看這好比雲霄飛車的48小時裡,泡泡園區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吧!



「長老」般的存在,熱火老將Udonis Haslem

出於私心,還是想先提一下Haslem。

如果不算復賽因傷只出戰5分鐘的Jamal Crawford,那麼熱火的40歲老將,Udonis Haslem,應該可以稱作園區中「長老級」的人物,只要他肯講話,沒有人會有過多意見。

有趣的是,不曉得是否與年紀、歷練有關,Haslem在這次罷賽中,幾乎是持「相反」意見的,沒有一頭熱支持,甚至直言不諱地說Hill很「自私」,沒有為其他年輕球員著想。

Haslem的立場與意見相當明確,認為作為一位資深球員,建議「所有人」應該回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畢竟「年輕球員們可能沒有足夠的資產」,來應對此一極端決定造成的經濟後果。

一旦NBA陷入「停賽2.0」,下一季的飯碗甚至不知道在哪裡。34歲的George Hill上季薪水有$19M,未來三年也都是保障合約,比起聯盟中大多數人要好得多。

就算這不是頂級合約,但要吃飽穿暖綽綽有餘。Hill的立足點,恐怕跟其他小球員們是不一樣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Haslem正是希望大家意識到這點。身為2002年落選秀,還曾經遠赴海外打球一年的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更珍惜打球的機會,也更能對於基層球員的處境感同身受。這是到了年老也不會變的事實。

延伸閱讀:「Irving啊,99%的人都沒你賺得多」Austin Rivers呼籲復賽的重要性

當然,即便Udonis Haslem的演說鏗鏘有力,「不應把復賽的機會,視為理所當然」的論點亦能服人,但他並不是不支持這次的訴求。再怎麼說,他也是非裔社群的一份子,他也想為同胞出力。

但罷賽只是表達抗議的「其中」一種途徑,而不是「唯一」一種。老練的他提倡「應該極大化利用NBA季後賽這個平台」,只要有轉播,它們的聲音就能被聽見,背上的標語也依舊醒目。

但如果這個舞台毀於一旦,那麼不論有什麼想要表達的話語,都可能被其他媒體的聲量沖垮、沖淡--NBA無疑是握在彼此手中的「好牌」,也是最後的底牌。

縱使再不喜歡,丟了,也就沒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熱火已經晉級,Haslem更像是個既得利益者。然而個性耿直、有話直說的他,應該不在乎那一枚戒指,他關心的應該是更實際的層面,像是前述的球員生計問題--只是看起來「政治不太正確」,沒有那麼慷慨激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