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裕隆納智捷] – 賽季回顧

P.S 近日台灣籃壇動盪,隨時都會有大消息,筆者寫的分析文章,單純是想提升台灣籃球的討論度,盡一點心力,無論最終結果為何,筆者只希望一切都有對台灣籃球有幫助的結果。

季前動態:
如同今年一樣,上一季的裕隆也給人不容小覷的季後賽表現。當然這得歸功於他們積極的補強,把金酒的棄將W.Sharpe撿回來用,抓住了Sharpe想證明他仍然能有所貢獻的企圖心,硬是從該年冠軍富邦身上搶走了兩勝才煞羽而歸,裕隆的季後賽的確是韌性十足,但這並沒有辦法阻止球員在休賽季的流失,林韋翰在球季結束後加盟CBA,裕隆貧弱的後場在強了一年後又再次失去核心,所幸他們碰上達欣解散,馬上吸收了林宜輝、呂濟而等球員,並簽下離開璞園的簡浩,外圍火力大幅提升。洋將則找回了過去璞園的奪冠成員G.Siler與九太測試後的棄將L.Vick,新陣容跟過去相比並沒有失色太多,再加上富邦的出走,新球季的裕隆仍然有挑戰冠軍的本錢。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季概況:
裕隆在例行賽的表現相當普通,甚至可以說只是另一支去年的達欣,球隊主力的單打能力都很強,不過就是串連不起來,另外洋將的狀況也讓人堪憂,Siler已不是過去那位可以幫球隊衝擊總冠軍的禁區扛霸子,照李啟億教練的說法,他的搭檔Vick似乎還不太適應成人賽事,在打了兩場後也馬上換成了夢想家的棄將M.Keene。然而球隊一直都沒有相對亮眼的表現,裕隆的話題要到下半季才開始。

由於台啤本季太強,讓同樣是老牌勁旅的裕隆相形失色,下半季馬上豪賭一把,將防守型的G.Siler換成了進攻巨人S.Bhullar,再次向眾人宣告其想要奪冠的決心。然而Bhullar到隊中的效果也並沒有說那麼的出色,球隊並不是每次都能夠順利地將球送給Bhullar,或是有時會設計出不是很好的要位戰術,以下這支影片便發生在下半季的其中一場例行賽:


影片的第一段便是相當失敗的Bhullar戰術,已經是7-6的長人了,真的不要勉強做下球,或是在中距離以外的地方持球,那是矮個子的天下,影片的第二球簡浩就做了相當好的示範。這支影片的內容在下半季的裕隆很常發生,可以感覺得出他們並沒有掌握到Bhullar的最佳使用說明。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提到的問題到了季後賽後便完全消失,裕隆跟Bhullar的配合可說是行雲流水,剩下唯一節奏上跟Bhullar不對tone的大概就剩下Keene,也因此李啟億教練會在季後賽時改採單洋將先發,試圖降低兩人所可能會造成的磨合問題,除此之外李啟億教練也在總冠軍賽的最後派出了郭昭男來對付蔣淯安,打亂台啤小跑車的節奏,讓球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硬是將冠軍賽扳成了3-3平手。

只可惜最後台啤狂打”中距離”與衝搶”進攻籃板”的策略,打的裕隆無法招架,如下方影片



這兩大元素都是2-3區域防守的罩門,而台啤有效的放大了他們,裕隆教練團有意識到這問題,於是馬上喊了第一個暫停,希望能透過Keene與郭昭男的積極度去干擾對手中距離,不過進攻籃板的問題他們始終無法有效的解決,最終敗下陣來。



本季分析 :

進攻: ★★★★☆ : 眾星雲集,磨合卻有待加強。
裕隆能夠得分的人實在太多,外線有林宜輝、簡浩、呂政儒這幾名國手級的射手,替補還有盧冠良、胡凱翔,這兩人都曾是本土球員中能噴個10分左右的得分好手,更不用提他們最後定案的小洋將M.Keene,他的單打身手可是NCAA得分王等級的。不過Keene的加入更是放大了裕隆進攻難以施展的問題,各位讀者不妨看一下這支Keene的高光: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中的Keene有不少高難度的好球,不過高難度的背後代表著這並不是合理的出手,且隊友也沒有參與到進攻,另外影片中的兩次快攻,Bhullar根本還來不及過到半場,Keene的球就噴出去了,等於讓Bhullar做了一次無意義的折返跑。

但若你有Keene的破壞能力,你會想要等到Bhullar站定位後才打半場進攻嗎? 屆時半場會相當擁擠,Keene即使有速度仍難以施展,也就是說Keene的球風跟Bhullar本來就互相衝突,而且這樣的矛盾很難靠任何的戰術或策略來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