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舞:不同的規則,就會跳出不同的舞步

蹭一下 The Last Dance 的熱度來發發牢騷,一直看到張飛打岳飛真的很煩。

首先拜 YouTube 風行之賜,越來越多人知道現今 NBA 大家熟悉的「防守三秒違例」,原來其實是 2001 年修改規則才有的產物。

在 2001 年之前,簡單來說,你只能守 (1) 你對位的人 (2) 手上有球的人。沒有了,中間沒有任何你可以說我就是要站在這裡,各守一半的灰色地帶。

但很少人提及,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規則的不同,導致完全不一樣的比賽風格。

聯盟經過了幾年的規則適應期,一直到 2008 年青賽這一冠,可以說為 NBA 的 2010’s 年代,立下劃時代的基礎。



當年這一冠公認是以鐵血防守體系為基礎,這邊所謂的鐵血防守體系,就不能不提到時任防守助教 Tom Thibodeau 推動下,青賽依據新規則發展出「逼邊逼底」的防守體系。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沒看錯,這個擺在 2010’s 年代是籃球ㄅㄆㄇ等級的觀念,在 2001 以前的規則底下是不被允許的。

紀錄片也有提到,當年季後賽,活塞殘暴的 “Jordan Rules” 要求完全相反:絕對不能讓 Michael Jordan 切底線。

導演 Jason Hehir 接著問:「啊如果他真的切過底線勒,怎麼辦?」

過去規則的限制,防守球員無法提早站到底線的定位協防,只能在持球者來的時候移動過去,問題是,乾~~他是 Jordan 捏,這時候跑來他早就已經在空中,根本就來不及了…

「那麼我們會把他擊墜!」活塞當時的助理教練 Brendan Malone 在紀錄片中是這麼回答的。

2010’s 年代「逼邊逼底」的設定,關鍵在於協防者要離開他的對位,「提早」到達強邊,預先站定在切入者的路線上協防,等在那邊,第一線對位才能壓迫球把人逼往邊線、底線。

如果這一切是發生在擋拆,那就是傳說中的 “ICE”。



這ㄅㄆㄇ還沒寫到ㄎ,就迅速為曾經那個美好的一對一時代寫下句點。

我們來比較 1998 年的冠軍賽做為例子: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8 年冠軍賽,有 38% 的半場進攻是 ISO 一對一 (aka 釘孤支),本季 2019-20 聯盟的 ISO 只有佔 16%。

(登登表示:hi hi 你們都看我幹嘛???)



我不確定有沒有人提過這樣的論點,2008 那一冠也許真的開啟了抱團風氣,但比起集滿三巨頭的進攻,更多是因為他們的防守。

這一冠確立了 2010’s 年代「逼邊逼底」的地位,即使 2004 年後規則上也沒有了第一線的 Hand Check 看似比較容易切入,但一對一攻擊必須要經過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的協防,很多時候連收球起跳的機會都沒有。

導致如果你沒有足夠強的隊友,很抱歉,現在的規則可以擺上一堆防守球員等著你攻進來。

俗話說:三夾以內… (Respect.)

還是無法想像嗎,想想沒有 Kevin Durant、沒有 Klay Thompson 的 Stephen Curry 在場上都經歷了些什麼?

暴龍搞出 Box-and-1 和 Triangle-and-2 來塞爆你,簡稱十八銅人鐵桶陣,這在過去規則之下都是無法想像的佈陣。

甚至我們回過頭看台灣籃球,在 2010 年到 2014 年前後,璞園與國家隊已經有「逼邊逼底」的防守觀念,實際上在當時是領先於亞洲各國,並未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