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台灣運動市場的 絕對不是HBL

一部以「HBL摧毀了台灣籃球市場」為題的影片,在這個看似漫長的休賽季期間,突然增添一個重大、又讓人不免吃驚的議題,在台灣這個特別的環境、特別的籃球觀賞風氣下,許多人戲稱的「台灣最受矚目的聯賽」突然面對衝擊,的確因此造成討論。



HBL對於台灣籃球,有非常特別的意義,當初他也曾經只是普通的學生聯賽,大家依照比賽規定,報名、上場、勝負、結束,隔一年再來,但在中華職籃CBA垮台後,HBL吸收了台灣稍微被養起來的籃球迷目光,加上當時正好有一代天賦異稟的小朋友出現,支撐起了人氣走向,接著再由運動廠商接手宣傳行銷,輔以運動員的年輕活力帶來以學校、地域為單位的高度認同感,又能有別於成人在大專或社甲聯賽的重疊性,HBL頓時爆紅,一直到後來SBL出現、SBL和UBA切割以致於三個聯賽實質做出區隔之後,依然難以撼動HBL在台灣的高度支持。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從爆紅至今大約20年,HBL固然不是每一年都能出產堪稱未來期待的超級潛力球星,卻依然無損他每年出現在檯面上、從預賽、複賽、八強賽到決賽各自吸引的高度關注,預賽代表的是某些學校終於闖過資格賽、可能數年磨一劍才得到的甲組舞台圓夢之旅,複賽代表的是球隊衝破第一關,得到一張前往高雄的南台灣之旅,八強賽的意義是所有球隊下學年保障的預賽門票,決賽則是追逐榮耀的最後一哩路等等,每一個球員追逐一生只有一次、且在法定成年以前的籃球夢,一切看起來完全充滿讓人動容的元素,這就是HBL目前在台灣擁有高度支持的主因。



但是,HBL並非完美無缺,如球學創辦人何凱成在影片中所述,單一賽期中的密集賽事,目前最嚴重的就是高雄12強複賽裡最少五天連戰、最多六天七戰的高度密集,八強賽在最近五年增添休兵日,總算將七天連戰分成「四連戰、休兵、三連戰」的節奏,而如此高強度、高度密集的賽程造成球員可能的過勞,或是為了提升球員耐戰力而讓球隊平時時間過長的訓練,都是非常大的問題,學生聯賽可否打造商業模式,也並非不能討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不過,一句「HBL摧毀了台灣籃球市場」,絕對是不實指控。HBL的問題,不代表台灣籃球的問題都在HBL身上,而這個「HBL摧毀了台灣籃球市場」的標題,更像是只求聳動、只想殺向HBL而忽略整個台灣籃球困境的避重就輕。從近期SBL兩度球團會議的內容以及引發討論的環節,更可以看見,台灣籃球的困境已經不是單一單位失職的單一事件,而是從上到下都需要重新整頓的連鎖效應。



先從HBL的問題說起,球員不讀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球員從小出身弱勢家庭,原本的學科能力就不佳,加入高中球隊,只是提供他另一個升學的管道,第二種是校方為了自己的招生、教練為了自己的飯碗,只能用更多的訓練時間期待能把校隊在HBL的成績往前推,台灣人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下養出「既然不能念書就不要念」的體育班制度,體育班的制度又被扭曲成許多不用念書、只要訓練的求學現狀,體育班美其名是「提供學生另一個可能」,實際上卻是明白的放牛制度,隨著相對淺薄的教育程度,體育班學生的人格養成絕對也是大問題,這從層出不窮的運動員場外事件中已經一直得到例證。



接著是UBA,加入UBA的球員除了已經經過HBL的篩選、又或者是許多乙組出身的素人英雄外,最大的關鍵在於已經成年,校方、家長無法再以監護人的身分控管球員,同時許多高中球員也深知自己的生涯頂多就到大學為止,對於自己的要求也明顯不同,再加上從小受到的教育、成長的環境就和許多人認知內的「標準」有所不同,才會有許多爭議。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是以SBL為例的職業(*)籃球環境,SBL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掛著半職業聯賽之名,而不願真正朝職業化邁進,台灣絕對不是沒有籃球迷,也絕對不會沒有人才,固然如陳信安、田壘、曾文鼎、林志傑或許原本就是稀有的天縱英才,但台灣也絕對能出產陳盈駿、胡瓏貿、劉錚,偶爾再遇到一波曾祥鈞、譚傑龍、林庭謙之類,台灣球迷不必妄自菲薄的是,或許我們總是望著國際賽的高大對手感嘆,但台灣的後衛一直都算是頗具水準,即使頂尖好手旅外,仍然有能力建構一個足夠實力的聯賽,但SBL從球團到聯賽本身的經營,卻一直都因為便宜行事、不願把餅畫大,而無法營造讓球迷願意買票進場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