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人多,實踐的少 : P.League+ (4) 聚焦在 “人”,讓新聯盟更Plus

沒有NBA等級的豪華大場館,缺乏全球知名的大球星,但就像小企業效率更好、更容易具焦、更具彈性夠因地制宜,因此能夠在特定客層創造跨國企業給不了的在地服務一樣,而與其我們批評、抱怨SBL滿足不了我們,也許我們也可以試著提出 “我們想要什麼”,這是一個萬事都agile、一切都在pivot,都在Beta版本進行式的時代,接下來是小弟對於P.League+的幾個願望,看是否也有起到你的共鳴:



每天都加一點,正是營利生意最難之處,新聯盟可以達到20年前CBA曾經的高度嗎?
批評的人多,實踐的少 : P.League+ (1)

職業,要達到什麼程度你覺得才算是夠職業?
批評的人多,實踐的少 : P.League+ (2)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職業球賽,打算賣給誰?
批評的人多,實踐的少 : P.League+ (3)



1. 給我們在地的inside stuff,給我們在地的主場認同:

外地人到外縣市旅遊,要靠在地的,在地人要挺,要挺在地的,各隊球員不論是否出身於主場城市,只要夠熟悉當地好玩大小事,願意分享,就值得製播系列的youtube影片,但重點不是觀光推廣,也不是要做食X玩家,而是希望通過側拍,把一位球員在該城市的日常生活,分主題介紹分享給球迷/ 非球迷,當然包含了球員本業的訓練和球隊會議,讓球迷知道訓練師如何配置球員的訓練菜單,每一項訓練的重點,器材怎麼用,練哪裡讓哪一種技能更加強化;球員從家裡移動到場館走哪條路,開什麼車,早餐會自己動手做還是有巷仔內的好店推薦?中餐叫哪家便當或是否要按照營養師菜單?是否會回母校串門子見見老朋友?休季期間去哪裡鬥牛?練球完是否有哪家bar值得分享給朋友們,都喜歡點哪些調酒?平常上哪家理髮廳打理造型?去超市都採買哪些好東西?沒比賽沒練球的日子去哪些夜市推薦哪些攤子?哪家潤餅最讚?做哪種瑜珈保養身體…等,只要有好的企劃跟合適的球員,甚至可以製作帶狀節目,沒有賽事的時段可以持續讓球員和活動持續曝光,持續建立球員、球隊和城市的連結,讓球迷看到球員的臉孔,就能發自內心的講一聲: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我們在地的。”



透過球員的視角和觀點,讓外地人認識這座他們捍衛的城市,讓在地人瞭解球員夠資歷代表他們生活的城市,球員當然需要有一定的口條和水準以上的生活水準,但鏡頭背後引導的藏鏡人也一樣重要,要有球員喜歡的企劃點子,但不要太多的設定,也不要腳本,給我們那個球員本人自然的一面,他的想法和他的當地生活,如果鏡頭前的球員不自然,去的地方不是球員自在的地方,講的話不是屬於他自己的話,那球迷不會買單也不會創造代入感,目的不是拍攝宣傳短片,不是莒光園地,也不是業配專題,就只是球員、球隊、和這座城市,講到起勁有個語助詞就消音、不要剪片,覺得營養師調配的菜單吃起來很痛苦很想吃燒烤喝多幾杯shot就抱怨,鏡頭前的東西是真實的還是排練過的,球迷都分的出來,不能做假的。




這位仁兄對於墨西哥捲餅的愛顯然發自於內心



當然影片還需要夠水準的剪接和後製,如果球員本身口條還可以,但鏡頭前真的沒辦法講個不停,那麼找既有Youtuber合作帶影片節奏也是不錯選項,相信對於聯盟本身的成員背景及人脈資源來說,找對人來拍攝這樣的系列影片,應該是輕車熟路,但對於球團來說,要讓自己旗下的球員拍出真實感又不失尷尬,拍出趣味但不流於胡鬧,介紹球員的專業但不是製播教學影片,帶到企業和場館但不是樣版式的公司介紹,分寸之間確實不易拿捏,所以就讓聯盟專業的團隊來製作,這也是聯盟對於球隊的另一種存在理由與加值服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State of Nate” 這一系列製播水準根本已經是另一種職業等級



話說我們要喜歡一個球員,除了球員技巧要夠專業,他的生活方式也多少要有一些讓人欣羨,因此若是系列有穩定的點閱,業配合作也是可以預期,但承接是加分還是減分,是否會混淆好不容易建立的長期認同或情感,這也是依賴專業和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