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為何成了美國僱傭兵工廠?

據羅梅羅的妻子說,這位朋友想為他介紹一份工作——一份“合法”和“安全”的工作,但需要前往外國。

“這個人保證這份工作不會有麻煩,”她說,“這是一個職業發展和增加收入的好機會——而且他說我丈夫是一個優秀的專業人士,所以希望他能加入團隊。”

一個月後,45 歲的羅梅羅死了,因涉嫌殺害海地總統莫伊茲,此案轟動國際社會。

哥倫比亞方面目前已確認21名哥公民直接參與刺殺行動,其中18人被海地警方抓獲,3人在抓捕過程中死亡。


隨著對海地總統刺殺案調查的深入,哥倫比亞,這個全球僱傭兵工廠的巨大陰影開始悄然浮現。

1

2010年11 月的一個深夜,一架載有數十名哥倫比亞軍人的飛機降落在阿聯酋首都。在當地情報官員的帶領下,這群人登上了一輛沒有標記的巴士,驅車大約20英里到達沙漠中的一個軍事基地。

這些哥倫比亞軍人以建築工人的身份進入阿聯酋。事實上,他們是美國黑水公司創始人埃里克·普林斯用阿聯酋提供的5.29 億美元建立的由美國領導的秘密僱傭軍的士兵。

從2010年開始,阿聯酋通過黑水公司累計僱傭了大約1800名哥倫比亞僱傭兵,並將他們編組成為所謂的“哥倫比亞旅”, 駐紮在扎耶德軍事城內的幾個沙漠營地中。


這不是哥倫比亞僱傭兵第一次進入國際社會視野。早在2004年,美國安保公司僱傭了第一批哥倫比亞退伍軍人作為僱傭兵,前往阿聯酋執行任務。

起初,阿聯酋僱傭這些傭兵的目的可能僅是保護阿聯酋國內的關鍵設施,偶爾參與商船警衛,同時負責鎮壓阿聯酋國內大批外籍勞工可能發生的暴亂。

從2010年到2015年,這些哥倫比亞僱傭兵在沙漠營地裡的主要任務就是訓練。他們每天早晨5點起床,接受來自歐美教官進行的訓練,包括射擊、導航和防暴。營地的生活條件較好,專門請來了哥倫比亞的廚師,僱傭兵在營地裡可以上網,但不能發布任何營地內的照片,也不允許出營。


2014年,也門戰爭爆發,這些僱傭兵第一次走上戰爭前線,直接參與戰爭。同年10月,第一批100名哥倫比亞僱傭兵抵達也門,參加也門作戰。

與此前保護當地一些設備設施的任務相比而言,參戰明顯危險係數大增,但這些僱傭兵仍然願意去往前線,原因很簡單:有錢賺。

哥倫比亞僱傭兵在其本國服役只能獲得400到500美元左右的月薪,而在阿聯酋服役可以獲得3000美元的月薪,特別優秀的能拿到18000美元。

如果他們前往也門參戰,每週還將額外獲得1000美元的補貼。這也就意味著前往也門參戰的哥倫比亞僱傭兵的月收入可以達到6000到7000美元,是在本國收入的十倍不止。

不過這個數字還是遠低於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僱傭兵收入。根據媒體披露,同時期美國或英國僱傭兵的平均日工資為1000美元——美國前眾議院國防撥款小組委員會主席曾表示:“(這個)收入已經超過國防部長。”

除了廉價便宜,來自哥倫比亞的退役軍人尤其招僱傭兵市場青睞的一點還在於,他們的能力確實很強。


這些退役軍人大多擁有20年的職業軍人生涯,在應對挑戰方面訓練有素,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像哥倫比亞那樣,幾乎集中了所有類型的挑戰。

哥倫比亞近60年的內部衝突為軍隊提供了豐富的訓練場地。他們接受過打擊游擊隊、恐怖主義和販毒活動的訓練,能在潮濕的熱帶叢林或沙漠中生存;他們是國家精英部隊的成員,娛樂城負責大人物的營救活動,同時也是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守護者。

然而,這些軍人在40歲左右結束軍隊服役之後面臨非常現實的問題——沒錢。除了能拿到一筆非常微薄的退休金之外,他們轉業後的主要職業選擇是去做麵包師或者泥瓦工。

因此擺在他們面前的選擇就非常有限——加入國外的安保公司,工作兩年,賺夠了錢然後再回到國內生活。

根據哥倫比亞軍隊退休軍官協會的數據,每年有10000至15000名士兵離開軍隊並執行義務兵役。而哥倫比亞職業士兵和海軍陸戰隊協會則表示,每年有6000名職業士兵退休。但官方沒有關於有多少人在國外安全公司工作的數字。

2

事實上,哥倫比亞僱傭兵之所以在國際市場上深受歡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們是美國人一手訓練出來的——軍事素質與能力都有保障。

在哥倫比亞職業軍人建設方面,美國“哥倫比亞計劃”的幫助至關重要。

1997 年哥倫比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生產國。面對毒品生產和走私對美國越來越大的危害,1999 年克林頓政府開始實施由美國提議的援助“哥倫比亞計劃”的戰略。

一開始該計劃主要用於掃毒,但911事件後,美國外交政策開始發生重要轉折,反恐成為其外交戰略重心,2002年美國國務院明確將哥倫比亞兩大反政府游擊隊組織——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和民族解放軍及聯合自衛軍列為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美國對哥倫比亞政策開始轉向反恐與掃毒並舉。